在蛋白质研究中,SDS - PAGE(十二烷基硫酸钠 -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)是分离和分析蛋白质的经典技术,而 CS401--SDS-PAGE 变性蛋白上样缓冲液作为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,其性能直接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。下面将从产品组成、作用机制、技术特点和应用场景等方面对 CS401 上样缓冲液进行详细介绍。
产品组成与特性
CS401--SDS-PAGE 变性蛋白上样缓冲液主要由 SDS、β - 巯基乙醇、甘油、Tris - HCl(pH6.8)和溴酚蓝等成分组成。各成分在蛋白质变性、样品处理及电泳监测中发挥着的作用。
作用机制
将蛋白质样品与 CS401 上样缓冲液混合后,需在高温(通常为 95 - 100℃)条件下加热 3 - 5 分钟。在这一过程中,SDS 迅速与蛋白质结合,使蛋白质分子解聚并带上负电荷;β - 巯基乙醇切断二硫键,使蛋白质变性为线性分子;甘油增加样品密度,使其顺利沉入加样孔;Tris - HCl 维持体系的 pH 稳定;溴酚蓝均匀分布在样品中,为电泳监测提供指示。经过处理的样品,其蛋白质分子在电泳过程中,因仅受分子量大小影响,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的分子筛作用下,按照分子量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分离,最终在凝胶上形成清晰、可辨的条带。
技术优势
稳定可靠的性能
CS401 上样缓冲液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标准化生产流程,各成分比例精准,保证了产品批次间的稳定性。无论是小规模的实验室研究,还是大规模的蛋白质组学分析,都能为实验提供可靠的保障,使不同实验人员在不同时间的实验结果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可比性。
广泛的适用性
该上样缓冲液适用于多种来源和性质的蛋白质样品,包括动物组织、植物组织、微生物细胞等提取的蛋白质,以及重组表达的蛋白质。同时,兼容不同浓度和类型的蛋白质样品,无论是低丰度蛋白质的检测,还是高浓度蛋白质的分离,都能发挥良好的作用,满足科研人员在不同研究方向和实验阶段的需求。
便捷的操作体验
CS401 上样缓冲液采用即用型设计,科研人员无需自行配制各成分,只需按照一定比例将其与蛋白质样品混合,经过简单的加热处理,即可直接上样进行 SDS - PAGE 电泳。这种便捷的操作方式,不仅节省了实验时间,还降低了因自行配制缓冲液可能出现的误差风险,提高了实验效率。
应用场景
CS401--SDS-PAGE 变性蛋白上样缓冲液在蛋白质研究的多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。在蛋白质纯度检测中,可帮助科研人员清晰分辨蛋白质样品中的杂质,判断样品的纯度;在蛋白质分子量测定实验中,通过与标准蛋白质分子量 Marker 对比,准确确定目标蛋白质的分子量;在蛋白质表达水平分析方面,可对不同处理条件下的蛋白质样品进行分离和比较,直观反映蛋白质表达量的变化;此外,在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、蛋白质修饰分析等领域,也是的实验试剂,为深入探索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提供有力支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