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!欢迎访问上海易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网站!
全国服务咨询热线:

18501609238

当前位置:首页 > 技术文章 > 次级抗体多克隆与单克隆选择策略及Jackson产品在多重荧光中的应用

次级抗体多克隆与单克隆选择策略及Jackson产品在多重荧光中的应用

更新时间:2025-09-02      点击次数:27

次级抗体多克隆与单克隆选择策略及Jackson产品在多重荧光中的应用

内容简介:
本文深入探讨了免疫检测实验中核心工具——次级抗体的选择策略。文章从多克隆抗体(pAbs)和单克隆抗体(mAbs)的分子结构异同出发,详细剖析了二者在亲和力、特异性、效价、批次一致性等方面的根本性差异及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。重点阐述了在日益重要的多重荧光免疫检测(Multiplex Immunofluorescence)技术中,如何利用来自不同宿主物种的一抗,并搭配Jackson ImmunoResearch提供的经过高度交叉吸附(Cross-Adsorbed)的偶联二级抗体,来解决光谱重叠和种属交叉反应的核心难题。文章通过假设性的实验设计,说明了如何构建一个有效的四色标记方案,并对Jackson抗体严格的吸附处理工艺及其对降低背景噪声、提高信噪比(Signal-to-Noise Ratio)的关键作用进行了科学论证。

关键词: 次级抗体,多克隆抗体,单克隆抗体,交叉吸附,多重荧光检测


在现代生命科学研究的广阔图景中,免疫检测技术犹如一把精密的钥匙,开启了从蛋白质定位、定量到功能解析的众多大门。无论是 Western Blot、免疫组织化学(IHC)、免疫荧光(IF),还是流式细胞术(Flow Cytometry),其核心原理都依赖于高特异性的抗原-抗体反应。而在这个反应体系中,除了一抗与靶抗原的特异性结合,二抗(次级抗体)作为信号放大与输出的载体,其性能优劣直接决定了实验的成败、数据的可靠性以及结果的科学性。面对市面上琳琅满目的二抗产品,科研工作者常常陷入选择困境:是多克隆抗体(Polyclonal Antibodies, pAbs)还是单克隆抗体(Monoclonal Antibodies, mAbs)?本文将从其根本特性出发,结合复杂的多重荧光应用场景,并以Jackson ImmunoResearch的优质产品为例,为您提供一套科学的选择策略。

一、 多克隆与单克隆次级抗体的分子基础与特性对比

要做出明智的选择,首先必须理解两者在分子层面的根本差异。

多克隆抗体是由动物免疫系统产生的、针对特定抗原多种不同表位(Epitopes)的抗体混合物。通常通过免疫羊(Goat)、驴(Donkey)、兔(Rabbit)等宿主制备。其核心特点在于:

  1. 表位多样性: 识别同一抗原上的多个不同表位。这意味着即使某个表位因蛋白质变性或构象变化而无法被访问,其他表位仍可能保持可结合状态,从而提高了检测的成功率和稳健性(Robustness)。

  2. 高亲和力与效价: 由于是多种抗体的混合物,其整体亲和力(Avidity)非常高,因为多个抗体分子可以同时结合到一个抗原分子上,形成稳定的复合物。这使得pAbs在信号放大方面表现出色,特别适合于检测低丰度目标蛋白。

  3. 批次间差异性: 这是pAbs的主要缺点。不同动物、甚至同一动物不同次采血所生产的抗体,其组成和比例可能存在差异,可能导致批次间(Batch-to-batch) variation,对实验的可重复性构成挑战。

单克隆抗体则是由单一B细胞克隆产生的、仅针对抗原某一特定表位的高度均一的抗体群。其特点截然不同:


  1. 亲和力: 通常为单一亲和力(Affinity),可能低于pAbs的混合亲和力。

选择策略可归纳为:若追求信号强度、稳定性和对一抗类型的广泛适用性,一致性和可重复性,且靶点表位稳定,则mAbs更具优势。

二、 多重荧光检测中的核心挑战与Jackson的解决方案

随着研究的深入,单一的检测指标已无法满足科研需求,多重荧光检测技术应运而生。它允许在同一张组织切片或同一群细胞中同时检测多个靶标,从而揭示细胞异质性、细胞间相互作用以及复杂的信号通路关系。

然而,多重荧光面临两大核心技术挑战:

  1. 光谱重叠(Spectral Overlap): 不同荧光染料(Fluorochrome)的发射光谱可能存在重叠,导致信号串扰(Crosstalk),必须通过精心选择染料组合和配置光谱补偿(Compensation)来克服。

  2. 种属交叉反应(Species Cross-Reactivity): 这是最容易忽略但至关重要的一点。当使用来源于不同宿主(如小鼠、兔、大鼠)的一抗时,相应的二抗必须只与特定宿主的一抗结合,而不能与其他宿主的一抗发生交叉反应,否则将导致严重的非特异性染色和背景信号。

Jackson ImmunoResearch的核心技术优势在此凸显。其提供的二抗经过高度交叉吸附处理(Highly Cross-Adsorbed)。该工艺意味着,例如,一款驴抗小鼠IgG(H+L)的二抗,在生产过程中已经通过亲和层析柱去除了任何可能与其他物种(如人、牛、马、兔、大鼠、鸡等)血清蛋白发生交叉反应的抗体成分。这种纯化确保了二抗只会与它设计目标的一抗结合,为实现干净、无串扰的多重荧光实验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三、 实验设计应用:构建一个四色免疫荧光方案

假设我们需要在一张人源组织切片上同时检测四种蛋白:
A. Protein Alpha (一抗来源:小鼠单克隆 IgG1)
B. Protein Beta (一抗来源:兔多克隆 IgG)
C. Protein Gamma (一抗来源:大鼠单克隆 IgG2a)
D. Protein Delta (一抗来源:鸡多克隆 IgY)

我们的二抗选择必须满足:

  • 针对四种不同宿主的一抗。

  • 携带四种发射光谱可区分开的荧光染料(如AF488, Cy3, AF647, CF555)。

  • 所有二抗之间绝对不能有交叉反应。

基于Jackson的产品线,我们可以如下设计:

  • 针对小鼠IgG(H+L):选用 驴抗小鼠IgG(H+L)交叉吸附(AF488偶联) (产品号示例:715-545-150)。该抗体已吸附去除抗兔、抗大鼠等活性。

  • 针对兔IgG(H+L):选用 驴抗兔IgG(H+L)交叉吸附(Cy3偶联) (产品号示例:711-165-152)。该抗体已吸附去除抗小鼠、抗大鼠等活性。

  • 针对大鼠IgG(H+L):选用 驴抗大鼠IgG(H+L)交叉吸附(AF647偶联) (产品号示例:712-605-153)。该抗体已吸附去除抗小鼠、抗兔等活性。

  • 针对鸡IgY(H+L):选用 驴抗鸡IgY(H+L)交叉吸附(CF555偶联) (产品号示例:703-165-155)。该抗体已吸附去除抗哺乳动物血清蛋白活性。

选择全部来源于“驴"的二抗,是为了确保所有二抗在物种来源上一致,进一步避免任何潜在的意想不到的相互作用。通过这种严谨的设计和Jackson高质量的二抗,我们才能获得可信的四色共定位结果。

结论:
次级抗体的选择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。研究者需要基于实验目的、一抗特性及技术平台的要求,在多克隆与单克隆之间做出权衡。而在进行复杂的多重检测时,使用如Jackson ImmunoResearch所提供的经过严格交叉吸附处理的二抗,是确保实验特异性、灵敏度和成功率的关键环节。其对品质的严格控制和对细节的关注,为科研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。


上海易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
地址:上海市奉贤区金大公路8218号1幢
邮箱:1006909781@qq.com
传真:QQ1006909781
关注我们
欢迎您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信息:
欢迎您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
了解更多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