蛋白质抗原表位完整性检测:利用 Western Blot 技术,对经膜再生液处理前后的膜进行检测。选取已知的目标蛋白,先使用一抗进行孵育、显色,记录初始信号强度;经过膜再生液处理后,再次用相同一抗孵育并检测。对比两次检测的信号强度,若信号强度损失较小(如不超过 15%),说明膜再生液能较好地保留蛋白质抗原表位,性能良好。此外,还可使用抗原表位特异性抗体,检测特定抗原表位的保留情况,更精准地评估膜再生液对蛋白质结构的保护能力。
膜抗原结合能力评估:将再生后的膜用于新一轮的 Western Blot 实验,与未经再生处理的膜进行对比。在相同实验条件下,使用相同的一抗、二抗和检测方法,检测膜上蛋白质与抗体的结合效率。通过分析条带的清晰度、亮度以及背景信号强度,判断膜再生液是否影响膜的抗原结合能力。若再生后膜的检测条带与未处理膜相比,清晰度和亮度接近,且背景信号无明显升高,表明膜再生液能有效恢复膜的抗原结合能力。
重复性实验验证:对同一膜进行多次抗体剥离和再生处理,重复进行 Western Blot 实验。记录每次实验中目标蛋白的检测结果,包括条带强度、迁移率等数据。计算多次实验结果的变异系数(CV),若变异系数较小(如小于 10%),说明膜再生液在多次使用过程中能保持稳定的性能,使膜重复使用时实验结果具有良好的重复性 。
与不同膜类型的兼容性测试:分别选取硝酸纤维素膜(NC 膜)和聚偏二氟乙烯膜(PVDF 膜),使用膜再生液进行处理,然后进行 Western Blot 实验。对比不同膜类型在处理后的蛋白质检测效果,包括抗体结合效率、条带清晰度等指标。若膜再生液在不同膜类型上均能表现出良好的再生效果,说明其兼容性强,适用范围广。
对不同种属一抗的兼容性测试:使用来自不同种属(如鼠源、兔源、羊源)的一抗,对经膜再生液处理后的膜进行 Western Blot 实验。观察不同种属一抗与膜上抗原的结合情况,对比检测信号强度和特异性。若膜再生液对各种属一抗均无明显抑制或干扰作用,且能保证一抗与抗原有效结合,说明该膜再生液对不同种属一抗具有良好的兼容性 。
抗氧化性能测试:通过检测膜上蛋白质的氧化程度,评估膜再生液中抗氧化剂的效果。可使用氧化特异性抗体,检测蛋白质中被氧化的氨基酸残基(如甲硫氨酸、半胱氨酸的氧化产物)。将未经膜再生液处理和处理后的膜进行对比,若处理后膜上蛋白质的氧化信号明显降低,表明膜再生液的抗氧化性能良好,能有效保护蛋白质免受氧化损伤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