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高纯度生物活性肽的功能研究与分子机制解析
一、产品特性与质量控制
1.1 多肽基本信息
序列:H-Tyr-Gly-Gly-Phe-Met-OH(甲硫氨酸脑啡肽)
分子量:573.7 Da(MALDI-TOF验证)
纯度:≥98%(HPLC,C18反相色谱)
储存条件:-20℃干燥避光(稳定性≥2年)
1.2 生物活性验证
检测指标M5675结果文献参考范围
μ-阿片受体亲和力IC₅₀=12.8 nM10-15 nM
半衰期(血浆)2.3分钟1.5-3分钟
细胞穿透效率>80%(10μM)需载体辅助
1.3 产品优势
低内毒素:<0.1 EU/μg(LAL检测)
同位素标记可选:¹³C/¹⁵N全标记(定制服务)
二、实验方案设计
2.1 受体结合实验
复制
1. 膜制备:
- 转染μ受体HEK293细胞,差速离心获取膜蛋白
2. 竞争结合:
- 加入³H-DAMGO(1 nM)和梯度浓度M5675(0.1-1000 nM)
- 4℃孵育90分钟
3. 检测:
- GF/B滤膜收集,液闪计数仪测量
数据分析:
用GraphPad Prism拟合抑制曲线(非线性回归)
2.2 细胞功能研究
cAMP检测方案:
复制
1. 预处理:Forskolin(10 μM)激活AC
2. 加入M5675(0.1-10 μM),37℃孵育15分钟
3. 裂解后ELISA检测cAMP水平
钙流测定:Fluo-4 AM负载,共聚焦实时监测
三、数据解读与问题排查
3.1 预期结果
典型剂量效应曲线:
EC₅₀≈50 nM(cAMP抑制实验)
最大效应>70%抑制率
3.2 常见问题分析
现象可能原因解决方案
活性显著降低多肽降解(反复冻融)分装单次使用量
非特异性效应血清蛋白干扰使用无血清培养基
细胞响应延迟内化作用缓慢预处理细胞4℃ 30分钟
四、技术问答(Q&A)
Q1:能否用于体内实验?
需联合 DPDPE(δ受体拮抗剂) 阻断非靶向效应,推荐剂量0.1 mg/kg(小鼠i.v.)
Q2:与抗体检测的兼容性?
需选择 非序列依赖性抗体(如Anti-ENK抗体,Cat. AB1565)
文档优化建议:
插入 【受体信号通路示意图】 标注作用位点
添加 冻融稳定性测试数据 曲线图
关键步骤用 ⚠️警示框 标注(如"避免酸性缓冲液")